農家書屋人氣旺 村民暢享“精神食糧”
鄉村風貌整潔現如今已經不再是遵化市農村的新鮮事,如今的鄉村新風尚是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。農民從富腰包開始轉向富腦袋、富精神。在農村,農家書屋便成了村民們“充電”的好去處,不說“書中自有顏如玉”,可“書中自有黃金屋”這說法,在當地備受認可。
遵化市地北頭鎮南新莊村寬敞明亮的農家書屋里,一排排書架上分門別類地擺放著一摞摞圖書,有十幾個村民正在津津有味地品著“手里的精神食糧”。《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策略》、《人類神秘現象》、《養生如此簡單》……包括農業科技、文化教育、法律法規、少兒科普、農業種植、醫療衛生、家庭生活等方面的藏書擺放得整整齊齊……每每進入農閑季節,農家書屋就成為村民學習充電的好去處,為脫貧致富架起了“信息橋”。
“別看小小一個‘農家書屋’,在咱農村作用可大呢!現在,村里打麻將、說閑話的人少了,去農家書屋讀書看報的人多了;惹是生非的人找不到了,鄰里歡樂和諧相處越來越融洽了。”南新莊村農家書屋管理員程大爺不住地夸贊。
“農家書屋建得好,科學知識都是寶,自從有了這書屋,農民增收致富不用愁……”這是南新莊村村民給村里農家書屋起的順口溜。近年來,地北頭鎮積極響應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號召,在公共文化軟硬件建設工作上加大投入力度,積極探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之路。轄區17個村均建立了農家書屋,平均每個書屋占地面積30平方米,配備3個書架、配送圖書2000冊、報刊雜志12種。將農家書屋與村級辦公活動場所、黨員活動室、農村遠程教育室等功能結合起來建設、管理,提高書屋的利用率和綜合效能。針對圖書數量少、品種單一、與農民閱讀需求不適應等問題,地北頭鎮在廣開渠道、搞好調研的基礎上及時補充,持續更新有關農村經濟、種植養殖、法律法規等實用性強、農民真正需要的各類優秀圖書。并有針對性地購置農業科技、醫療保健、致富信息、文學藝術、兒童漫畫等方面的書籍12000余冊,報刊雜志10余種,既為廣大村民提供了學習的平臺,也豐富了廣大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農家書屋逐漸成了山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靚麗風景線。
|